宁津县“大棚房”整治后死灰复燃:耕地变豪华农家乐,镇长默许称“振兴乡村”
近年来,我国各地纷纷开展“大棚房”专项整治行动,旨在保护耕地资源,规范农业设施用地。然而,在宁津县,一场整治行动过后,“大棚房”现象却死灰复燃,甚至出现了耕地被违法用于建设豪华农家乐的情况。令人遗憾的是,这一现象的背后,竟然有镇长默许,声称是为了“振兴乡村”。
据了解,宁津县某镇原本是一片沃土,农业生产条件优越。然而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一些不法分子开始打起耕地的主意,将原本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改建成豪华农家乐。这些农家乐设施豪华,环境优美,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。然而,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,却是严重的违法行为。
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,耕地是国家的宝贵资源,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。然而,在宁津县,一些不法分子却视法律如无物,将耕地改建成农家乐。更有甚者,竟然得到了镇长的默许。
据报道,这些农家乐的建设过程中,不仅破坏了耕地,还严重影响了周边生态环境。一些原本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,被硬生生地挖成了池塘,建成了水上乐园。而原本郁郁葱葱的树木,也被砍伐殆尽。这一系列行为,无疑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。
尽管当地 *** 曾经开展过“大棚房”专项整治行动,但整治过后,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。一些农家乐在整治行动中被迫停业,但不久后又重新开业,甚至规模更大、设施更豪华。这背后,正是镇长的默许和支持。
令人遗憾的是,镇长在公开场合竟然声称,这些农家乐是为了“振兴乡村”。这种说法,不仅是对法律的亵渎,更是对广大农民利益的损害。事实上,所谓的“振兴乡村”,并非要以牺牲耕地资源为代价,而是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、提高农民收入等途径来实现。
针对这一问题,有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,严厉打击违法行为。同时,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监督管理,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。此外,还要加大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力度,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,让他们明白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性。
总之,宁津县“大棚房”整治死灰复燃的现象,不仅暴露了当地 *** 在执法和监管方面的漏洞,更反映出一些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淡薄的问题。为了保护耕地资源,维护农民利益,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果断措施,坚决遏制这一现象的蔓延。同时,要引导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,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。